江陰邑的很多工坊,其實操作工們都不知道自己在生產什么,所有的一切,都由李解預先制定好了規(guī)章制度。在這個制度之下,他們都是工具。
畢竟,李縣長也不需要他們發(fā)揮什么狗屁主觀能動性,因為再怎么主觀能動,最優(yōu)解都是他李某人。
一幫剛脫盲的家伙,還能超越幾個時代?
“嗯,不錯?!?br/>
海陽市場往北,就是牧場。畜牧業(yè)的本質,就是農業(yè)。至于說游牧,那是養(yǎng)不活幾個人的,大部分時候主要養(yǎng)活極少數的核心貴族,剩下的游牧人口,都是牲口。
而只要農業(yè)規(guī)劃上升一個臺階,能夠有多余的產出,那么,就能反哺牲畜養(yǎng)殖。
小農的超級放大版本。
李縣長在海陽牧場一邊視察工作,一邊調試著新的產品。
他得保證未來的一個月內,鱷人加上勇夫外出作戰(zhàn)的話,能夠有更強悍的存續(xù)能力。生存能力極大提高,光靠兩條腿走路,也能贏。
強的拖瘦,瘦的拖死,誰的耐力強韌性高,誰就是爸爸!
“這滾筒效果不錯?!?br/>
滾筒用水杉木加工的,很便宜,而且容易加工。最令人滿意的一點,就是它生長速度快得驚人。
江北野生的水杉數量不如江南,但是其規(guī)模……幾萬棵還是有的。大量分布于邗溝以東和雉邑以西的廣大地區(qū),淮夷諸部多年的亂砍亂伐,也沒有把它們全部砍干凈。
反正是便宜李縣長了,就這么多林木,也夠他折騰好些日子的。
海陽市場有農具交易,不過大多數都是石器。而在新設的牧場附近,則是有一個鐵器工坊。同時順著雉水,開辟了一個船塢出來,造一些內河通勤的小破船,綽綽有余。
能夠拉個幾千斤貨,這樣的船,也就實現了價值。
不過李縣長不看重這個,這些小破船只要能夠把牧場的物資往北運輸一段距離,就是勝利。
牧場中,李解看著工人正在耐心地熬煮著牛奶,而另外一個隔間,水杉木制作的滾筒被奴工搖動手柄,速度并不快,但是很穩(wěn)當地轉動著。
滾筒的下方,有個烘爐,熱量向上傳遞,使得滾筒散發(fā)出陣陣古怪的氣味,還有大量的水蒸氣在冒出來。
而滾筒中,還有咕嚕咕嚕的聲音傳出來,似乎是有什么東西在滾筒中在滾動。
工作間占地面積不小,但這就是個大工棚,四面圍起來之后,頂部留有通風口。屋頂用的是竹編蓋板,房梁和椽子都是水杉木,沒有太多復雜的結構,最外層又加了茅草,這是為了防備冰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