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喏?!?br/>
杜若答應(yīng)一聲,然后對旁邊趙都頭示意了下,趙都頭便帶衙役把運來的綢布包的證物抬上了公堂。
杜若環(huán)顧眾人,淡淡道“諸位都知道,人手上指紋各有不同,《周禮》有云‘以質(zhì)劑結(jié)信而止訟’。而盜賊在行竊時,遺留在物件上的指紋若不經(jīng)擦拭的話,可保留十天甚至幾月都不消,只要勘驗出指紋,就能找出真正的盜賊?!?br/>
利用指紋法破案就是杜若破案的信心來源,這是后世最常用的刑偵方法,任何一個穿越而來的現(xiàn)代人面對這樁真假盜賊案都會很自然的想到指紋驗證法。
而提取指紋有很多方法,最簡單的就是用細(xì)墨粉和煙熏使指紋顯形。
杜若又指了指抬上來的物件,繼續(xù)道“諸位請看,這是我從失竊的蔡家銀庫搬來的物件,這些物件上面至今還存留著盜賊的指紋!”
杜若兩句話說完,公堂內(nèi)外除已經(jīng)被杜若“科普”過的杜守義外,其余眾人都呆若木雞,根本不懂杜若在說什么。
“可笑,可笑至極!”
黃培率先發(fā)難,對杜若極盡嘲諷道“《周禮》確有那句話,但你的指紋之說純粹是無稽之談,‘質(zhì)劑’何在?難不成盜賊作案時,還隨身帶著一塊印泥,邊行竊邊在銀庫里按指膜嗎?”
此言一出,堂外百姓們爆發(fā)出一陣哄笑,衙役們也都忍俊不禁。
杜若說的他們實在理解不了,在他們觀念里,指紋是簽押文書或者契約時用以正身之用,得蘸上顏料或者按在軟物上才能顯現(xiàn)。
空手接觸硬物,怎么可能留下指紋?
黃培冷笑一下,對杜若喝斥道“從未聽說過有什么指紋法,憑空捏造,也能算證據(jù)?杜公子,公堂可不是你胡鬧的地方!”
他步步緊逼,只要杜若露怯,下一步他就會直接對杜守義發(fā)難,他這是演給百姓看,讓杜守義在百姓中留下庸官的風(fēng)評。
失了民心,他彈劾也能事半功倍。
正座上,杜守義微不可查揚了揚嘴角,他此時故意不說話,一來是相信杜若能自證,二來也是有心歷練杜若應(yīng)對局面的能力。
但杜若前世差不多活成了人精,哪里需要再歷練,只見他面對百姓的喧鬧和黃培的嘲諷面不改色,不緊不慢對黃培道“既然黃通判不信,那我可以當(dāng)場做實驗證明?!?br/>
“實驗?”
黃培面色一僵,百姓們也都好奇起來,他們對實驗這個詞都不算熟悉。
“對,所謂實驗,就是用事實驗證?!?br/>
笑了笑,杜若看向杜守義,繼續(xù)說“本來該向知州大人借一件東西驗證指紋,但為了避嫌…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