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最后蘇雨棠還是聽勸了,沒有當即就去撅了沈崇山的墳。
而是第二日出完攤回來后,再叫上大兒子和大孫子們上青山去了。
青山并不是一座山,而是一群山。
最高的那幾座山峰翻過去就出了關外,再往北走兩百里,過了寬寬的秋河就到了北蠻的地界。
中間這兩百里所在的幾個城鎮(zhèn)就是大夏朝的邊防城鎮(zhèn)了,青山鎮(zhèn)屬于二線城鎮(zhèn)。
國防二線,怎么不算二線呢?
因為離邊關近,每有戰(zhàn)事,朝廷都是優(yōu)先在國防一二線的城鎮(zhèn)鄉(xiāng)里征兵。
大多都是有去無回,那青山上就立滿了衣冠冢。
后來青山南北兩邊的鄉(xiāng)鎮(zhèn),都覺得青山是將士埋骨之地,而且群山環(huán)繞,山間還有一條河穿過,是風水寶地,漸漸地兩邊的村民也都把自家的亡人都往青山里埋了。
墳墓多,即使是大下午的走著,也會覺得瘆人。
蘇雨棠爬了兩座山坡就爬不動了,只能讓沈大郎背著,大牛二牛都拿著鋤頭在后面跟著。
沈大郎今年三十三,正值壯年,一邊爬還一邊和蘇雨棠絮絮叨叨,都不帶喘氣兒的。
“娘,這兩日你們出攤生意怎么樣???小妹跟著你出去走走,是不是心情舒坦多了?”
“娘,二弟把三弟接過去照顧著呢,讓你別擔心,只管養(yǎng)好自己的身體,你別和他慪氣了成不?”
“娘,我訓過大牛娘了,她不敢再多嘴多舌了,那出攤的事……”
蘇雨棠被他念煩了,直接給了他腦殼上一個爆栗:“你還好意思說你訓她了?!我今兒從村西頭進來,還被人拉著問我是不是把楊氏給典了!這事兒不是邵氏出去說的,那是你說的嗎?”
大郎瞬間不敢吱聲了。
孩兒他娘,哪里都好,就是饞嘴又多舌,這么多年他說也說了,罵也罵了,就差上手打了,但就是死活不改,他也沒法子啊……
山林間樹葉被風擦得簌簌作響,到處都是墳包,屬實是有點瘆人,沈大郎不說話就沒人說話,安靜得他有點怕怕的,只能硬著頭皮開一個新話頭:
“娘,你說這不年不節(jié)的,村里都沒其他人來青山上上墳,你非要鬧著來,這山上寒氣多重啊,你要是著涼可咋辦?”
蘇雨棠:“知道寒氣重,你還一直廢話不走快點?背著老婆子我是給你當背褂子擋風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