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次回到熟悉的呂家,眾人都瞬間感覺如釋重負。
白天豆坊車馬人流多,他們這次便混雜在進進出出的腳夫中,從豆坊正門進入。
一推開豆坊的大門,一股濃濃的豆香味便撲鼻而來。
不同于后宅小院的清新雅致,前面的豆坊大院寬敞明亮。
十幾個婦人在近門處聚攏成一圈,圍在地上晾曬的各色豆子前挑豆、篩豆、分級。
里面八臺灰黑色的大石墨依次排開,五臺合盤制漿磨,三臺大滾輪研磨磨,每臺磨盤周圍都有長工在忙碌著。
卓展目光掃過石磨,每一臺石磨都是兩個人在配合推磨。
磨盤沉重,推磨的要么是身強體壯的庸人大漢,要么是高大體長的健碩獸人,只有最西頭一臺制漿石磨是由一對老夫婦在操縱著。
老婦人身前用麻繩捆著一個小木盆,里面裝滿了泡好的黃豆,身側(cè)系著一個盛著清水的竹筒,干癟的老手抓了一把黃豆丟進磨盤的進洞口,緊接著又用小葫蘆瓢舀一瓢清水倒進去,旁邊的老翁便弓著背埋頭使勁推起了磨桿。
婦人接著再抓豆、再舀水,老翁再推磨。
如此不停地重復,乳白色的豆?jié){順著磨盤邊沿汩汩流出,從下面的洞道流進底下接著的大木桶里。
兩個老人家雖認真勤懇,但由于年邁體弱,動作很慢,干活的速度比其他幾組磨工明顯慢了許多。
卓展心想,這應該就是錦兒的父母了。
雖然看臉孔能看出他們比呂伯呂娘都要年輕,但由于長年奔波勞苦,兩人的背已經(jīng)駝得不成樣子了,頭發(fā)也是大半都霜白了,僅有少數(shù)幾縷的青絲還在白發(fā)里頑強地若隱若現(xiàn)。
看著兩個老人操勞做工的樣子,卓展頓生憐憫之心。心想一定是呂伯呂娘特殊照顧,才留下他們在這并不缺人的豆坊做工,呂伯呂娘還真是心善。
“爹爹,娘親!”錦兒高興地喊了一聲,便喜氣洋洋地跑了過去。眾人見狀也趕忙跟了過去,想著要跟錦兒繡兒的父母打個招呼。
“爹,娘,這幾位便是昨夜我同你們說的三公主和華國恩人?!?br/>
兩位老人聽完錦兒的介紹,滿臉慌張,眼泛淚花,還沒等卓展他們躬身問候,便已屈著雙膝意欲下跪,嚇的卓展、段飛趕忙上前阻攔。
“爹,娘,快起來!”錦兒也攙著父母的胳膊往上拉:“這里人多眼雜,咱們?nèi)ズ笤赫f話?!?br/>
“哦,哦,好好。”老夫婦連忙起身,慌亂地點著頭。
豆坊排屋的簾子被掀開了,呂娘探出頭來,勾著手:“回來了?來,快到后院來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