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會上的講經(jīng)說法。
其實就是為高臺上的十多個老和尚準備的。
而每個老和尚對佛經(jīng)佛法又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,這就導致每一個上前講經(jīng)的老和尚,所說的內(nèi)容都不一樣。
甚至,同一本經(jīng)書,同一句話,都會出現(xiàn)大相徑庭的兩種解釋。
所以……
當講經(jīng)說法一開始后,諸位老和尚立刻就吵成了一團,一個個爭得面紅耳赤,互不相讓。
基本都是前一個說完,后一個就急不可耐的上去反駁,就算是性子稍微溫和一些的,也會有意無意的去反駁別人的見解。
而這種爭論對廣場上聽經(jīng)的眾僧來說,卻是大有裨益。
百家之言,總比一家之言要好。
就算不接受別人的說法,但也可以從其思路之中有所感悟,加深自己對佛法的理解。
這一點,光看方濟澤身旁,那前不久才說講經(jīng)說法無聊的白云就知道了。
此刻的他,已經(jīng)完全沉浸在了老和尚的爭論中,不時搖頭晃腦,不時低頭沉思,開始對自己所領悟的佛法進行反思與總結(jié)。
廣場上的大部分僧人也都是如此。
只有方濟澤,他雖也有收獲,但卻收獲甚微,且唯一的收獲,還是來自于同樣已經(jīng)無漏的了能禪師所作出的一番闡述。
說實話,修出佛力后,方濟澤對佛法的領悟與見解,和只是普通人的老和尚們已經(jīng)完全不同了。
不能說他們錯,只能說是道不同。
因為見識不一樣,所以見解也就不一樣。
聽了一會兒后,感覺有些無聊的方濟澤,見眾老和尚爭論一時肯定停歇不了,于是他就在那巨大而激烈的爭吵聲中,閉上雙眼,一邊有意無意的聽著諸老和尚的爭論,一邊則固守本心,參悟《地藏經(jīng)》。
說實話,除了了能禪師外,方濟澤聽這些老和尚講經(jīng),還不如他自己參悟來的快。
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。
不知過了多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