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心而論,劉遷應(yīng)該算是個聰明人。一甚至可以說,他的智商不在劉陵之下。
他最大的問題是自負。
其實也難怪,父親是大漢最有學(xué)問的學(xué)者,諸王之,母親是出自大族的名門之女,自己又聰明過人,學(xué)什么都能很快上手,王府門客無不交口稱贊,自然以為天下英雄不過爾爾,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天才。
劉陵對梁嘯的推崇,讓他非常失落。小時候的劉陵就是他的跟屁蟲,一直對他崇拜有加,他也將此當(dāng)成理所當(dāng)然,即使劉陵漸漸長大成人,依然如此。忽然之間,劉陵對一個賤民推崇備至,甚至主動追求梁嘯,實在是有失體面。
一個賤民,不過說得幾句大話,射得一手好箭,就想娶我妹妹?
劉遷不服,他很想擊敗梁嘯,證明劉陵這么做是多么的荒唐。在他看來,擊敗梁嘯只有一個辦法最直接,那就是在梁嘯最擅長的箭術(shù)上戰(zhàn)勝他。
劉遷向陳尚學(xué)射。陳尚是淮南王府的八公之一,射藝精湛,擔(dān)任淮南王府衛(wèi)士射師,也教出不少射藝出眾的弟子。劉遷希望能像以前的學(xué)習(xí)一樣,在短時間內(nèi)練成過人射藝,給梁嘯一個下馬威。
然而事與愿違,他練了一個多月,甚至不惜換成了一石強弓,雖然射程和命中率都有所提高,但仍然做不到百百中,中的更是只能靠運氣。這讓他非常焦躁,非常惱火。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。
劉遷懷疑陳尚沒有把真正的秘訣教給自己。他這么想,自然有充足的理由。一直以來,他學(xué)什么都快,不管是文還是武,概莫例外。憑什么學(xué)射展這么慢,甚至有退步的跡象?
劉陵說過,在遇到桓遠之前,梁嘯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少年,經(jīng)桓遠點撥。不過短短數(shù)月,射藝便突飛猛進,不到一年時間,就和射藝傳家的李廣戰(zhàn)成平手。由此可見。秘訣非常重要。有秘訣,就可以一日千里。沒有秘訣,再能吃苦也沒用。
自己比梁嘯還聰明,卻不能進步,還有其他的理由嗎?
陳尚有口難辯。劉遷習(xí)射。他敢不用心教?可是習(xí)射終究是個積累的過程,只用了一個月就能射中百步外的箭靶,劉遷的進步已經(jīng)足夠證明他的用心??墒莿⑦w非要和梁嘯比,這不是為難人么?
在陳尚看來,別說練一個月,就算是練一輩子,劉遷也未必有機會過梁嘯。有些東西,不是聰明就能辦得到的。劉遷聰明,難道梁嘯就是笨蛋?
陳尚相信,以桓遠的目光。梁嘯的天賦絕對是萬里挑一,不會比劉遷差。劉遷如果能沉下心來練習(xí),過上一兩年時間,也許有機會和梁嘯一決高下??墒且粋€月,劉遷根本不可能取勝。
然而,人在矮檐下,怎敢不低頭。他叫來了幾個弟子,讓他們和劉遷比射。衛(wèi)士們哪敢贏劉遷,況且他們的實力也的確不如劉遷。經(jīng)過幾輪比試,劉遷全勝。
劉遷無法理解。最后只能得出一個結(jié)論:傳言不可靠,梁嘯的名聲恐怕有很大的水份。正因為如此,他才不敢接受挑戰(zhàn)。本來嘛,百步之外。箭靶比手掌還小,看都看不清,還怎么射?
劉遷決定親自戳破梁嘯的牛皮,這應(yīng)該比擊敗他更有成就感。如果證明了梁嘯言過其實,他還好意思留在淮南,還好意思提親嗎?
陳尚一聽。險些昏倒。他連忙攔住了劉遷。
“太子,梁嘯雖然是列侯,如何能與太子相提并論?且梁嘯來淮南是提親的,太子勝了,是以主欺客,勝之不武,說不定還有人說梁嘯并非不能取勝,只是敬畏太子,故意謙讓?!?br/>
劉遷一聽,覺得有理?!安诲e,雖說我不喜歡他,可是父王卻對他多有褒贊之詞,王妹又對他情有獨鐘。若是因為我壞了婚事,豈不是兄妹生份?!?br/>
“太子所言甚是,還是由其他人去試試吧。若是他不知進退,再由太子出面不遲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