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句話說得好,知子莫若父母。
盡管葉秋已經(jīng)不再是以前的葉秋了,但因為葉長鳴和張玉秀跟葉秋前世的父母親一模一樣,就連性格和說話都沒有絲毫差別,這就使得葉秋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們當(dāng)作是自己的父母。
甚至,他會因為自己死過一次了,所以份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親情,而對父母親特別孝順。
葉秋的性格改變了很多,以前的葉秋唯唯諾諾,缺乏一些主見,但自從在歐洲找到工作之后,從去年開始回來,葉秋就徹底變了一個人,開始懂得體諒父母,關(guān)心父母,甚至他會在晚上,吃完飯,跟父親坐在租房的陽臺上吹風(fēng),說說話,嘮叨嘮叨家常。
對于兒子的這種變化,葉長鳴夫婦都自然而然的把他當(dāng)作是在歐洲經(jīng)過歷練之后所帶來的,畢竟一年才相處那么點時間,人總是會變,會成熟的嘛,而且葉秋這種變化對他們來說,帶來的是欣慰和高興。
哪一個當(dāng)父母親的,不希望看到孩子長大,成熟?
自從去年回來之后,葉長鳴夫婦倆對兒子的改變就贊不絕口,這個兒子的一切在他們眼里,幾乎就代表著完美,唯一的缺陷就是,26歲了還沒有女朋友。
可今年,女朋友找上門來了!
家里很簡陋的,畢竟他們是住在火車站附近,這里的房價相對于2013年來說,確實是低,可對于葉長鳴夫婦倆而言,卻是高得有點嚇人,因為一平米要超過3千塊,一套房子就要幾十萬,他們心疼。
按照他們原來的計劃,就是等到葉秋要結(jié)婚了,他們就拿出私房錢,給兒子買一套房子,裝修一下,再熱熱鬧鬧的辦一場婚禮,把所有的親朋好友都統(tǒng)統(tǒng)請過來,這就是他們這一輩子最大的心愿。
可沒有想到的是,兒子卻提前為他們準(zhǔn)備好了一切。
所以,當(dāng)葉長鳴從葉秋的手中,接過白鷺洲附近一套高檔小區(qū)購樓合同時,他感到這一張紙沉甸甸的,這代表著他們的兒子送給他們的一份禮物和心意,讓他們明白,辛辛苦苦培養(yǎng)長大成人的兒子終于懂事了,開始回哺他們了。
以前他們都不知道葉秋在歐洲過得怎么樣,但現(xiàn)在,知道兒子回來后,在白鷺洲附近買了一套房子送給他們,自己又在環(huán)島路買了一套豪華海邊別墅,他們夫婦倆都是又欣慰又高興,尤其是還帶來了一個準(zhǔn)兒媳婦。
張玉秀也是一個高要求的人,但對于黃楚,她真的是越看越覺得順眼,因為這個長得清麗脫俗的女孩子,有著乖巧可人的性格,最重要的是她們之間有著很多的共同話題。
例如烹飪。
雖然葉長鳴才是小吃店的主廚,可張玉秀的廚藝卻一點都不輸給丈夫,按照她的話來講就是,老葉家的媳婦一進門就開始栽培廚藝,所以她這幾十年來,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廚藝。
黃楚生性恬靜,她很喜歡做菜,為親人為自己喜歡的人做菜,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,這能夠給她帶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,所以她非但不覺得做菜是一種壓力或者是責(zé)任,相反的,對她來說,這是一種樂趣。
兩個女人在廚房里討論和切磋著廚藝,父子倆則是在客廳里說著話。
環(huán)島路的那一套海邊別墅和白鷺洲的套房都有現(xiàn)房,所以過幾天辦完手續(xù)就能夠拿到鑰匙了,到時候還得準(zhǔn)備裝修,這一次葉長鳴堅持白鷺洲這邊的套房他們自己掏錢,至于環(huán)島路那邊的別墅想要怎么弄,葉秋自己出錢拿主意,但他會幫忙看著。
裝修和建筑貓膩太多,沒有一個人看著,始終不是一個辦法。
葉秋倒是沒有堅持,他了解父母親的性格,只是他間接提出了要求,那就是父親要幫忙看著裝修工程,店里就得請人來幫忙,葉長鳴倒也沒有拒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