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這個胃,是當初為了離喬南期近一點,作弄成這樣的。
趙嶸是在十九歲的時候被接回陳家的。
這一點和《歸程》書里的劇情一模一樣。趙嶸穿來的時候,原身才九歲,他在這個世界過了十年,才走到這個與書里劇情交匯的時間點。
就連身為男主的喬南期,年少時的經(jīng)歷在書中也不過簡簡單單的字句,更何況是他這種無足輕重的炮灰?
看的時候并不覺得,等到了親身體驗,趙嶸才知道,書里寥寥幾筆的劇情和身世,對于別人而言只是一掃而過,對于真真切切在這條軌跡里活著的人來說,是每一日每一年的堆疊,最終落成幾句無力的描述。
原來的“趙嶸”之所以是一個炮灰,其實和他的身世有關(guān)。
趙嶸嚴格上來說,是他的父親陳豐年流落在外的私生子。
畢竟《歸程》這本書完結(jié)很久了,里面很多人的身世劇情都很老套,趙嶸這種炮灰更是典型中的典型。總歸就是春風一度,私自生子之類的故事。
本來以陳家在上流圈子里的地位,趙嶸這種私生子,就是在外面流落到死,陳家都不會給一個眼神。偏偏陳豐年直到急病去世,都沒有結(jié)婚,更沒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孩子出生——他這個私生子反而成了唯一的孩子。
陳豐年病危的時候,陳家把趙嶸找了回來。他上頭還有兩個堂哥,他排第三。
趙嶸兩輩子過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,一下子進入這樣一個截然不同的圈子,哪哪都難融入。就算是玩,也就劉順那些比陳家還差上一截的人會巴著他,陳家本家和喬南期這種人,就算組局,也絕不可能帶上他。
別人喊他上頭那兩位堂哥都是“陳大”“陳二”,唯獨到他這邊,不上不下地尷尬著,只喊他“三少”,其中意味顯然十分明顯。
原本的“趙嶸”就是因為這份自卑,挑釁身為男主的喬南期之后被打臉。
穿書而來的趙嶸沒有這份挑釁的心,但是他想離喬南期近一點。
看過幾遍原文的趙嶸無比清楚,他如果不自己去爭取,他和喬南期這輩子的交集都只會在劇情里那幾章著墨的打臉里面。
喬南期不會向他靠近,他只能憑借自己對劇情里那些人物的了解,依靠這些關(guān)系,自己走過去。
喬南期那種圈子,要玩在一起,要么是他們看得上,要么就是玩得開。
趙嶸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身世,不管怎么努力,他們都不太可能看得上。更何況,他那兩個堂哥看著呢,哪里有機會非凡卓絕?
那就只有玩得開了。
怎么玩得開?
來酒不拒,來約不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