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話簡介:李白計劃領養(yǎng)一只貓。
城里原先有許多流浪貓,諸葛亮來了以后,開了一家收容中心。對外開放的店鋪裝修精致雅麗,隔成兩邊,一半是貓咪活動區(qū),一半是咖啡店。
收養(yǎng)流浪貓是一筆很大的開銷,而他看起來并不是有閑錢的富家子弟,年紀也不大,倒像是來做義工的大學生。起先,大家都覺得他堅持不了多久,又猜測他有個特別的來歷,但諸葛亮不是很愛說話,很少提及自己的事情。
他們唯一能看到的,就是那些貓乖巧地趴在他懷里,或蹲在貓爬架上舔爪子,顯得無辜無害。
流浪貓大多怕人,落魄久了,也不招人喜歡,但到了諸葛亮手里,卻變得服服帖帖,溫順極了,還會主動掀肚皮。漸漸地,咖啡店的客人就多了起來,比起尋常的貓咖,這里還有個漂亮老板,秀色可餐,雙倍的吸引。
但畢竟流浪貓還是太多了,諸葛亮一個人忙不過來,后來就雇了幾個人一起照看。接待客人的工作也交給了他們,他似乎有些怕生,不太習慣人多的環(huán)境,常常待在隔間里邊,專心照顧剛救回來的小奶貓。
偶爾有幾個工作日下午,難得冷清一些,店里便只剩下諸葛亮,坐在桌旁看書,大橘貓蹲在他胳膊旁,尾巴一晃一晃的,對著他碟子里的小點心蠢蠢欲動。
它喵地叫了一聲,伸出爪子,卻只是按在桌上,揚起頭,朝門口的方向睜大眼睛。
諸葛亮循聲轉頭,正看到一個年輕男人推門而入,帶起叮叮當當的風鈴聲響。他對上了一雙深邃的綠眼睛。
客人來意明確,開門見山說,自己計劃領養(yǎng)一只貓。
他順便介紹自己:“我叫李白。”
諸葛他抱起大橘,轉過來迎接李白。
他一般不負責領養(yǎng)的手續(xù),不巧店里沒人,都被派出去干活了,只能自己上陣。
“李先生喜歡什么貓?”
李白沒有馬上回答,在店里轉悠著看,沒有流露出半分情緒傾向,很挑剔的樣子,最后倒是多對諸葛亮懷里的那只大橘多看了幾眼。
諸葛亮看他穿著不菲,袖子下的腕表一看就是名貴牌子,猜想有錢人大多喜歡名貴品種,便介紹了幾只布偶、英短。它們趴在小窩后面好奇地望著李白,藍眼睛圓溜溜的,長得也好看,會成為流浪貓,都是因為患病被主人遺棄了,先前被他撿回來,花了不少錢才治好,現在已經能活蹦亂跳,看不出什么后遺癥了。
“疫苗都打過,做過驅過蟲,寵物醫(yī)院也給了證明……”諸葛亮一一細數,想了想又補充道,“也做過絕育手術了,先生大可以放心。”
李白腳步一頓,抬眼看了看他,嘴唇微微揚起,很溫和地說:“品種貓?zhí)珛赡郏遗抡疹櫜缓??!?br/>
“也有些好養(yǎng)的,”諸葛亮揉了揉懷里大橘的腦袋,給他介紹,“田園貓不需要太精細的進口貓糧,性子更活潑一些,你看這只如何?”
李白剛才盯著它看了一會兒,他以為是對大橘感興趣。
但李白還是挪開了目光,掃了一圈,突然想起什么,回過頭來問:“你這里的貓都做過絕育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