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爸爸,爸爸爸爸。”
“親愛的爸爸?!?br/>
“我爸爸爸爸,爸爸爸爸?!?br/>
“慈祥的爸爸?!?br/>
“他滿口沒有一顆牙,滿頭是白頭發(fā),他整天嘻嘻又哈哈,活像洋娃娃……”
一大清早,院子里響起了被鄧麗筠唱紅的《不老的爸爸》。
方燕正在跟院里的小伙伴們一起做著廣播體操,暑假期間,每天如此。
方言透過窗戶,看著小妹領(lǐng)操做著第五套廣播體操,情不自禁地做了幾個(gè)擴(kuò)胸運(yùn)動。
然后轉(zhuǎn)過頭,視線落在桌上的稿紙。
密密麻麻的全是字,油墨未干。
格子紙的第一行,清晰地寫著題目:
《那山那人那狗》。
想到了郵遞員,想到了胡師傅父子,想到了胡師傅講的戰(zhàn)友故事,文思立刻如尿崩。
憋了這么久,終于是一瀉千里,酣暢淋漓,想到了這部合適到不能再合適,但也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。
故事并不復(fù)雜,老郵遞員在山間送了一輩子的信,腿腳在經(jīng)年累月的勞累中落下了病,不得不提前退休,恰恰兒子高考落榜,回到家中,接任了自己的工作。
兒子上班第一天,老郵遞員整理好郵包,派在山路上有經(jīng)驗(yàn)的大黃狗“老二”陪著。
千叮嚀萬囑咐,但仍然不放心,最后還是決定跟兒子一起,再走最后一趟郵路。
有,也有電影。
方言只看過電影,劉曄、程好主演,也是他們演技最好、最有靈性的時(shí)候。
看上去,很像一部公路電影。
一條路線不變的山路,兩代不相似的人,三天的漫長行程,以及一只忠誠的大黃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