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2日傍晚,莫斯科亞拉斯拉夫斯基火車站民警處小會議室,處長馬拉維夫、副處長斯紐拉卡熱情地接待了三位中國警官:北京市公安局刑偵處處長王殿棟、北京鐵路公安局副局長姜戰(zhàn)林、公安部外事局翻譯舒慈煜。餐桌上,一盤蘋果,一盤西紅柿、一盤黃油面包、一瓶伏爾加酒。俄羅斯警官首先舉杯,慶賀中國警官的成功。
原來,今天當(dāng)?shù)貢r間下午1時,中國警官與國際列車上兇殘作案的犯罪團(tuán)伙主要成員馬冬強展開了一場智慧與毅力的較量,俄羅斯警官目睹了較量的全過程,他們對中國警官的審訊策略、戰(zhàn)術(shù)、辦法,欽佩不已。
他們與馬冬強有過交鋒,這家伙在接受審訊時,不是故意利用語言上的差異裝癡賣傻就是死皮賴臉,一問三不知,致使審訊無法繼續(xù)進(jìn)行。
朱運全、趙明華均是如此。
6月10日夜,他們迎來了中國政府派出的赴俄羅斯工作組的6名中國警官: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胡安福、鐵道部公安局副局長張啟增、北京市公安局刑偵處處長王殿棟、北京鐵路公安局副局長姜戰(zhàn)林、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孫維夫、公安部外事局翻譯舒慈煜。他們在機(jī)場接到中國警官,前往賓館下榻的路上,便迫不及待地告知,由于受害人的準(zhǔn)確指認(rèn),由于采取的行動迅速,從“日出旅館”抓捕朱運全、馬冬強、趙明華沒遇到什么麻煩,然而,審訊卻令人頭痛,陷入僵局。
這樣,中國警方赴俄羅斯工作組的6名官員經(jīng)過研究后,派出王殿棟、姜戰(zhàn)林、舒慈煜,配合俄羅斯警官開展審訊工作。
莫斯科亞斯拉夫斯基火車站民警處審訊室,中俄警官依次坐定,第一個提審對象是馬冬強。
依照俄羅斯法律,證人指控犯人首先要當(dāng)面對質(zhì)。俄羅斯警官請出3位被搶劫的證人,對馬冬強問道:“你認(rèn)識他們嗎?”
馬冬強點點頭,回答:“認(rèn)識。”
巴拉維夫問:“這么說,你承認(rèn)搶了他們的錢?”
“沒有!”馬冬強嘴角掛著嘲笑,道:“我剛認(rèn)識他們,怎么會搶他們的錢呢?”
中國警方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慨,他們強忍著,征得俄羅斯警官的同意,便對馬冬強展開凌厲攻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