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祥民究竟何許人也?
他出生在武漢市一戶普通工人家庭,長到3歲時,父母性格不合而離異,經(jīng)法院判定,他由父親帶養(yǎng)。與他同樣年齡的小朋友都歡天喜地地上幼兒園,早晨父親送,晚上母親接,而他卻不能,父親收入低,交不起幼兒園的費用,便每天將他獨自關(guān)在家里,他感到孤獨、恐怖,為了出去享受歡樂和陽光,他有時翻窗,有時撬鎖,一旦跑出去就成天不歸屋。
他父親將其找回來,免不了一頓打。
其父打他的目的,是為了他吸取教訓(xùn),不再逃出去,而他卻恰恰相反,越打,他越逃,而且逃的地方更遠,逃的時間更長。
如此惡性循環(huán),父子倆的感情越加格格不入,他越加厭惡這個家。這樣,他長到5歲時,父親給他接進了一個后媽。父親希望后媽能用母愛,能用溫情,將其調(diào)教到正道上來。
后媽也竭盡全力,香的省給他吃,好的讓給他穿,給他講做人的道理。漸漸地,他對這個家有了感情,不再往外逃跑。
與他同年齡的小朋友背起書包上學(xué)了,他也要求上學(xué)。
他的愿望實現(xiàn)了,他成了一名小學(xué)生。如果照此下去,他也許就不是江洋大盜鄧祥民,或許是先進生產(chǎn)者鄧祥民,或許是青年突擊手鄧祥民。
可是,他入學(xué)不到半年,父親再次離異,后媽撇下這個家,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。
他問父親,后媽為什么要走?
父親不答,臉上的表情顯得呆滯、木訥。
夜里,他聽父親一聲聲的嘆息,看見父親一根根的吸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