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五七九章沖出島鏈
東經(jīng)146度,北緯45度以北,鄂霍次克海東南部海域。
舷號028的k級潛艇“阿穆爾”號的指揮中心內(nèi),南華海軍黃建波少校目不轉睛地看著手里剛收到的電文,過了好一會兒,才輕吁一口氣。
黃建波是南華海軍自己培養(yǎng)的人才,去年中日開戰(zhàn)前是路程光江防部隊的巡邏艇艇長,鄱陽湖艦隊成立后,擔任“涪江”號驅逐艦艦長。隨著南華海軍潛艇部隊成立,他再次轉入潛艇部隊,擔任“揚子鱷”號大型巡洋潛艇(原法國“絮庫夫”號)副艦長,跟著法國艦長學習三個月后,又進入海軍學院學習了一個月的理論,然后就被派到海參崴。如果不出意外,他將擔任海軍潛艇編隊的一個分隊司令。
就在黃建波看電文的時候,幾名遠東海軍的軍官都目不轉睛的看著這位南華海軍少校,等待他給出下一步指示。
此次出海前,所有的潛艇都進行了無線電改裝,加裝了敘府研究院研制的甚長波電臺,方便潛艇部隊自身聯(lián)系和對外聯(lián)絡。在此之前,潛艇部隊安裝的都是短波電臺,要聯(lián)系就必須浮上水面,通過短波進行聯(lián)系。
要知道電波在水中有著不同于空氣中的傳播特性,海水對電波能量的吸收作用很強,但對于不同波長的電波又有所不同,波長越短、頻率越高,在海水中的衰減就越厲害。短波在水中的衰減是很快的,幾乎無法穿過海水傳播,而波長更長的長波、甚長波在海水中的衰減程度就要小得多,能夠進入近百米的水下。
敘府研究院在電磁波研究領域,擁有遠遠超過時代的科技,因此攻克潛艇在海平面以下的通訊問題,對于丁墨蘭領先的課題攻關小組而言,并沒有多大的難度。
在海軍派出人員前往海參崴接受潛艇時,八十多部甚長波電臺裝置便同時運抵。
甚長波電臺由發(fā)射機、天線系統(tǒng)、供電設備組成,是潛艇最重要的通信設備。為了方便接收遠處來的無線電信號,這種電臺的的天線高度多在200米以上,但現(xiàn)在的敘府,研究了高空飛艇,可以長時間停在空中,傳接甚長波信號極為方便,地面只需車載信號接收裝置接受即可,因此并沒有多費事。
早在前日收到古爾斯科耶失守的消息后,南華和遠東就加快了談判的進度,最后南華以每艘十萬美元的代價,真正獲得了這批潛艇。同時,為了保存艦船制造人才,各船廠的設計師、工程師、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,還有大量的造船設備,全部由火車運往蒙古首府庫倫,然后由飛艇運往南華。
遠東海軍也做了撤離海參崴港前的最后準備,給所有水面艦只安裝了定時爆破裝置,除潛艇部隊外的所有艦船人員全部棄艦,根據(jù)個人意愿,是加入陸軍還是到南華繼續(xù)當海軍,最后絕大多數(shù)海軍官兵選擇了前往南華。
昨天晚上,在高空偵察機的引導下,潛艇艦隊在海參崴港悄然出港,在海平面下三十余米處航行,躲過了日本聯(lián)合艦隊的嚴密封鎖,駛向日本海。黎明前兩小時,潛艇部隊通過了北海道與庫頁島之間的拉彼魯茲海峽,進入北海道以北的鄂霍次克海海域,趁著天亮前最黑暗的那段時間,潛艇前部升到海面,給柴油發(fā)電機充電,排出污濁不堪的空氣,隨后再次下潛,向鄂霍次克海與太平洋相連的國后水道駛去。
黃建波少??吹酱蠹叶荚诳粗约?,用俄語小聲道:“根據(jù)偵察機偵查,國后水道上并未有日軍艦船的蹤跡,我們現(xiàn)在就可以開過去?!?br/>
幾名遠東海軍潛艇軍官如釋重負,立即返回各自的崗位,指揮潛艇向預訂目標前進。
日本海軍聯(lián)合艦隊主力目前主要布置在對馬海峽和千島海峽,防備遠東軍太平洋艦隊南下或者北上逃遁。至于從后國水道進入太平洋,日本海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,但這片海域處于陸基偵察機的控制范圍,每過一刻鐘的高密度海上巡視,日本海軍高層認為就算是一只螞蟻也逃不出去,更不要說龐大的艦隊了,因此并未派出艦船封鎖。但即便如此,日本海軍依然在庫頁島南邊的南庫、菠蘿和北海道的函館軍港派駐了三支驅逐艦隊,以便隨時對可能出現(xiàn)的意外進行補救。
中午十一點,潛艇編隊悄然無聲地進入了太平洋。
......
遠東,胡米河南的戰(zhàn)斗,依然在緊張進行中。
安家軍的坦克火炮,以及后面陣地上的各式榴彈炮,山炮,野炮和迫擊炮,瘋狂地潑灑炮彈。炮彈落在地面后,“轟轟”連續(xù)的爆炸聲,密集響起,鋒利的彈片四處橫飛,無情地撕碎一切敢于阻攔安家軍前進的目標,朵朵塵霧隨著火光飛揚,很快消散在空中。
面對一步步被擠壓的陣地,不時有整隊整隊的日軍從壕溝中跳起來,發(fā)起沖刺,力圖奪回失去的陣地,但他們不是被橫飛的彈片撕成碎片,就是被獰笑著呼嘯而去的機槍子彈打成篩子,不甘心地圓睜雙目倒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