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春芳一邊吩咐馬森回戶部后盡快成文上報,隨后又對魏廣德道:“善貸,限勛戚莊田一事,就由你和馬尚書負責。
戶部上報后由你直接票擬入宮,若還發(fā)現(xiàn)有何不妥,可在票擬中提出。”
李春芳看出來了,這件事兒其實就是戶部和勛戚之間的爭奪,而現(xiàn)在朝中能代表勛戚實力的也就是魏廣德。
把這件差事交給旁人,只怕容易引發(fā)勛戚的不滿。
直接讓魏廣德票擬意見,大方向剛才已經(jīng)確定,不過就是莊田數(shù)額的差別,倒是無關(guān)緊要。
多一點,少一點,也就那么回事。
“對了,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?”
李春芳說完話,忽然想起魏廣德只說了提高勛貴莊田數(shù)額,其他還沒有表態(tài),于是又補充問道。
有什么想法,這個時候提出來,戶部成文的時候也好一并考慮在內(nèi)。
“世勛和勛戚最好分開,世勛先前已經(jīng)說了,二百頃,勛戚可以減半,另外對廢絕者、賜田不載冊者和奸冒者,最好詳細列出莊田數(shù)量,畢竟要區(qū)別對待?!?br/>
魏廣德答道。
“馬大人,這事兒戶部那里有數(shù)嗎?”
魏廣德想要具體數(shù)字,就是要知道到底哪些人落在戶部手里。
成國公、定國公他們的家當太多了,實在沒辦法,只能讓他們各家出點錢消災,免得一直被戶部盯著。
“大致都有,只是之前戶部商議時,對廢絕者但先世丘墓尚在應量留數(shù),有些爭議,不好確定?!?br/>
馬森答道。
廢絕者,既有犯事被奪爵的勛貴,也有斷嗣的家族。
被奪爵的官員,皇帝一般念著其先祖榮光,所以只是奪犯事者衣冠,并不追溯。
而斷嗣者,一般會從旁系選擇族人承嗣,不過這一切盡在皇帝心情和感觀,所以絕嗣而無人繼承的世勛家族也是有的。
這些人的田地,自然要入官,但是先人祭祀也是個問題。
在大明,這其實也是一個很嚴重的事兒,不能馬虎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