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一招,為的是先賣個破綻,讓對手上當主動過來,卻無意中門大開,然后再一轉身去,就能正中對手軟肋……”
“當然,你們如今學的雖是套路,可真到實戰(zhàn)中用出來,卻不一定完全要按套路而來?!?br/>
“而且,在廝殺、搏斗中,要的是一擊致命,像敏……敏姑娘上回與那些米鋪的伙計打斗時,太過于刻板遵循一招一式的前后搭配,又過于君子了些。
“其實這力氣不足也有力氣不足的打法,因人體上本就有許多薄弱之處,只要打到了就會痛、就容易傷,好比這里……”
范仲淹眼看李勇一記猴子摘桃,下意識想要護住子孫根,但李勇腳在一半卻突然變招,直接勾住了范仲淹的腿彎,往后撤步一帶,范仲淹躍起欲要擺脫,卻被李勇順勢一腳踹出去,狼狽退了幾步才穩(wěn)住身體。
李勇笑著繼續(xù)說道:“看,這就叫做攻敵必救,《孫子兵法·虛實篇》云:‘我欲戰(zhàn),敵雖高壘深溝,不得不與我戰(zhàn)者,攻其所必救也?!四岁栔\,因你不知我虛實,所以不得不救。你若不救,虛招就成實招……”
范仲淹若有所思,其實李勇也是發(fā)現(xiàn)了,這孩子在兵法上比武藝的領悟更快一些。
范仲淹本就算是個允文允武的全才,可惜生在這個時代,像他、辛棄疾這般文武之才,都無法一展拳腳。
范仲淹倒還有個慶歷新政,辛棄疾在后世留下來的更多卻是他的詞人身份,而少有人知道他領兵打仗的才能。
李勇雖對他只說是教導武藝的師父,可平日交流,還有這指點時,都免不了借喻軍國之事,實則也是以此來引導和影響對方的思想。
此時方才十一歲的范仲淹,雖然性情剛毅、思維也漸趨成熟,但他閱歷如何與李勇相比,也尚未開始求學,這卻是最好對他施加影響的時候。
范仲淹也意識到了這一點,不過于他而言,李勇既無惡意,還對他們母子有恩,他只要稍加分辨,不被李勇的私貨帶偏就是了。
至于這個度如何把握,他也只能后面回味時慢慢思考。
李勇教過后,都會讓兩人開始實戰(zhàn)檢驗,而這免不了些肢體接觸。
于是指點俞敏時,情況就有些不對勁。
如今兩人關系不比先前,雖然是當著人前,可俞敏腦子完全是亂的,想的也根本不是什么招式,只是完全隨著自己的感覺走。
李勇見此,原本也是要提醒一下,所以稍稍用力,結果沒想到她心不在焉地,根本沒有意識,然后一個不慎,腳下沒站穩(wěn)就直接落入了李勇懷中。
這也就罷了,也不知道她到底出神時在想些什么,卻是“嚶嚀”一聲后,竟高喊著“不要”,讓李勇都驚愕了起來。
旁邊范仲淹尷尬地輕咳一聲,很想轉過頭去,感覺沒眼看,但又覺得這樣太過刻意,只能望天。
李勇輕咳一聲,俞敏終于才反應過來,注意到兩人此時的姿勢,再看旁邊望天的少年,不由霞飛雙頰,趕緊掙開李勇的扶助,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襟后,說了聲“我有些不適”便掩著面匆匆往船艙里跑去。
李勇這時看著憋笑的范仲淹,輕咳一聲道:“既如此,咱們也別管她,繼續(xù)吧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