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緒至此,凌母的心中不禁蒙上一層憂慮。
薛姥姥一生坎坷,早年痛失夫君,兒女又接踵離世,但她竟能在如此沉痛的打擊下,與兒媳長久和諧相處,且在鎮(zhèn)上享有極高的聲譽,這顯然并非表面的簡單善良所能解釋。
如今,施詩身上展現(xiàn)出的與薛姥姥相似之處,令人不得不揣測她是否也擁有那份深藏不露的力量。
謝秀秀終究按捺不住內(nèi)心的焦躁,猶如一只狡猾的狐貍般,將矛頭迅速轉(zhuǎn)向時翠芬身邊的薛有財,刻意煽動道:“薛奶奶對這個外孫女可是疼愛有加啊,這樣的好親事,竟然都沒考慮給自家親孫女牽線搭橋。你們看,撇開彩禮多少不談,咱們兩家本就是知根知底的老鄰居,怎么可能虧待了新過門的媳婦呢?再說我家弟弟,那容貌可是全縣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,而且還是從城里返鄉(xiāng)的知識分子,有文化有見識……唉,真是可惜了……”
她邊說邊搖頭,刻意營造出一種惋惜的氛圍,成功點燃了薛有財內(nèi)心潛藏的嫉妒之火。
薛有財與施詩同年,同樣面臨婚姻大事,但之前提及的兩戶人家均未能入時翠芬的法眼,上門提親的人也因此日益稀少。
時翠芬斜睨著謝秀秀,毫不客氣地諷刺道:“那倒也沒什么值得遺憾的,你家整天板著一張冷臉,連最基本的農(nóng)活都不會做,光有一副好皮囊又有什么用處呢?”
這番直白且略帶輕蔑的評價,讓謝秀秀頓時啞口無言。
她下意識地望向凌母,期待作為母親的她能站出來為自己的兒子辯護。
畢竟,在她看來,凌母向來視幾個兒子如掌上明珠,呵護備至。
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凌母竟然微微頷首,表示贊同時翠芬的觀點。
此刻,謝秀秀才恍然記起,盡管她的兒子是凌母的親生骨肉,但眼前的這個兒媳卻并非如此。
正當(dāng)謝秀秀準(zhǔn)備開口反擊時,凌建適時插話,巧妙地轉(zhuǎn)移了話題:“哎呀,這都已經(jīng)五點多了,怎么飯菜還沒準(zhǔn)備好?老大媳婦,快去幫幫你媽忙活一下?!?br/>
盡管謝秀秀心中滿是不甘,但在凌建嚴(yán)厲的目光和凌駿的勸阻下,她只能悻悻作罷。
隨后,她迅速調(diào)整情緒,滿臉堆笑地轉(zhuǎn)向施詩:“弟妹,咱們一起去廚房吧,正好可以私下里聊聊天。”
謝秀秀實在無法忍受自己忙得團團轉(zhuǎn),而施詩卻安然坐在一旁。
然而,凌老太太顯然并不贊同這一安排,她公然袒護施詩:“來日方長,咱們有的是時間說貼心話。弟媳婦今天剛來,不必急于一時。”
面對凌老太太的袒護,謝秀秀也只能撇撇嘴,心有不甘地離去。
時翠芬則命令薛有財隨行,以此彰顯娘家人應(yīng)有的地位。
凌母與薛有財四目相對,雖無激烈的爭執(zhí),但她還是果斷地讓薛有財返回:“今天你們是娘家人,哪有讓娘家人動手做飯的道理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