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約溫馨的小木屋內(nèi),陽光侵染木桌,燦燦的鋪成一面。
屋外,克萊爾則穿著簡約亞麻白衣,頭發(fā)筆直的披在肩上,她正與莉亞一起清洗這些大自然孕育出的礦石。
挑選,清洗,晾干。
鏡頭一轉(zhuǎn),莉亞身著一襲淡雅的長裙,長發(fā)隨意地挽起,她站在木桌前輕輕拿起一塊赭石,對著正好的陽光觀察著它的紋理和色澤,一抹笑容出現(xiàn)在她嘴角,玉手輕移把赭石放置在竹籃中。
“鐺鐺鐺~”鏡頭平移中,遠(yuǎn)方傳來有節(jié)奏的錘擊聲。
光影轉(zhuǎn)換,木柱虛化,門口陽光鋪成的三角區(qū),順著聲音拉近鏡頭,原來源頭出自坐在屋前的莉亞。
精心挑選的赭石在這里將迎來千錘百鑿的蛻變,它們被放在一塊平坦的石板上,再用鐵鉗固定。
莉亞拿起錘子,如平時雕琢石刻般,有節(jié)奏有韻味的擊打鑿子,力度恰到好處,充滿韻味。
一上一下,起起落落,千轉(zhuǎn)百回間,赭石漸漸破碎成指甲蓋狀的小塊。
水汽沸騰,隔著一窗白紙,與清靈的金屬碰撞聲交織。
克萊爾將破碎好的赭石倒入水中,沸水入鍋,熬煮除雜。
攪拌間,如黃龍入海,翻江倒海,泥沙流轉(zhuǎn)如一鍋煮沸的豆沙湯。
如此幾次,過濾出泥沙。
撈出赭石,復(fù)又交給莉亞捶打碾壓成粉末。
因為赭石是鐵礦石的一種,莉亞捻起一塊吸鐵石把鐵粉從赭石粉末中吸取出來。
再交由克萊爾,水飛研磨。
所謂水飛便是一種分離手段,赭石粉末溶于水中,通過傾倒出上層溶于水的懸浮液體的方式,制得不同純度的赭色顏料,如此幾次,得到最純最正的顏色。
晾干板結(jié),碾碎裝瓶,如此一款提取自自然的顏料才算完工。
鏡頭一晃,克萊爾與莉亞結(jié)伴回到她的畫室。
接下來便是試色,兩人配合著。
克萊爾赭石粉末倒入容器中,加入一些清水研磨攪拌,然后再加入了一些特殊的粘合劑,再次攪拌起來。隨著攪拌的進(jìn)行,顏料漸漸變得均勻而細(xì)膩,呈現(xiàn)出一種溫暖而濃郁的紅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