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筱若努力將心中的煩躁鎮(zhèn)壓下去,劉招娣跟自己無冤無仇的,為什么要這樣破壞自己的名聲?
等到下午上工的時候,林筱若找了個借口跑回知青院,翻窗進(jìn)入女知青宿舍,她不知道劉招娣哪個位置是劉招娣的。
所以只能將整個炕都翻找,試圖找出自己需要的東西。
林筱若運氣好,第一個翻找的是薛佳寶的位置,因為頭繩是薛佳寶的。
第二個就是劉招娣的,因為在枕頭底下,她看到了劉曉霞說的那封信。
林筱若打開一看,是張綿綿寫來的。
“劉招娣同志:
你好,我已到家屬院安頓下來,一切都好!
這里的生活比我們之前聊過的想象的還美好。
我們住的是樓層,分到了2房一廳,每個樓層盡頭都有廁所跟廚房。
如果不想做飯還可以跟其他嫂子們一起去部隊食堂打飯。
我前幾天看到了月亮,它比我們在村里時候看的高了一些,真希望能與你共賞。
盼回復(fù)。
張綿綿,1975年3月25日”
林筱若翻來覆去,沒發(fā)現(xiàn)什么有用的信息,不過,月亮,肯定是有特殊代稱的。
想不通的她只好將信裝好放回原處,臨走的時候,看到枕頭下的發(fā)繩,林筱若靈機(jī)一動直接帶走。
這發(fā)繩是劉招娣之前買回來的炫耀過,不過薛佳寶來了之后將自己不要的送給她,現(xiàn)在沒怎么用了。
林筱若悄悄跑回后山腳,背著背筐遇到了老金夫婦,他們吃力地挑著兩擔(dān)水。
本想不搭理他們的林筱若,最終嘆了一口氣。
放下背筐,出現(xiàn)在老金夫婦面前,不顧他們錯愕的表情。